揭开抑郁、焦虑症的神秘面纱
2025-03-21
在对一百例抑郁、焦虑症状的案例研究中发现,98%的患者体质,比普通人群更敏感些。他们对疼、冷、热、光、声音,季节变化都比普通人要敏感。对外接受的身体体验,心理反应,也比普通人更敏锐一些。 症状期,患者对人物,场景,声音及接受的信息,都会引起情绪变化和波动,影响患者体验到抑郁,焦虑,恐惧,强迫交织的症状感受。会导致紧张、焦躁、愤怒、悲伤、惊恐、自伤等各种行为表现。甚至个别字、句,也会瞬间让他情绪崩溃。症状交织的痛苦折磨,心理上的无助和绝望,是常人体会不到的
抑郁、焦虑的患者,大脑亢奋,个体总是想在安静的环境下,把问题想清楚,反而陷入思维的陷阱。所以,不要误认为大脑所想问题都是自己的意识。你有正常的思维和意识,例如去学校读书,需要什么资料,会按大脑想法准备好资料然后执行。这是正常的思维和意识。但抑郁时,除了有正常的思维和意识,大脑多余了不受控制的思维,都是负面、无意义的,这是情绪带来的_强迫思维。它有一定的合理性,往往是你亲身经历或很担心的事情,反复在脑海不停缠绕,扰乱心境,使情绪低落、烦躁不安,情绪又反噬思维更加亢奋活跃,导致思想停不下来。
抑郁患者对自我评价过低、自责、有内疚感,这是本身有完美主义情结,许多事情达不到自我意识里的理想化,而不能自我接纳。更可怕的是强迫思维的缠绕,脑子里反复表象一路走来所犯的错误、被否定、失败和尴尬的场景,一幕幕在脑海里反复浮现。尽管这一切已过去了许久,但经过病态思维的拷贝,仿佛就在昨天,记忆犹新,历历在目。强迫思维反复洗脑作用下,让你坚信自我否定是符合逻辑的,你看,我做了多少蠢事,事实证明我是多么的糟糕和不堪!在自我片面的认知里越陷越深。
下一篇:了解心理咨询过程